Skip to main content

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

”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,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。“
————毛姆

有位朋友,之前有抑郁的倾向。去医院看精神科,医生除了给她开出常用的药,还建议她多读书。用阅读来调节精神状态,不知有没有得到学术的论证,但是看起来已经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。对于有多年读书经验的我来说,读书真的是一个治愈精神内耗的绝佳方法。

可是据我对身边人的观察,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。更多的人愿意将时间花费在短视频、微博、游戏等现代化的娱乐方式。可是读书也是一件美妙的事啊,选择一个阳光的午后,缱绻在阳台的沙发,泡一杯茶,点一根香,去书中寻找另一个世界。这时候你的整个心境可以获得安宁。不论你在高兴的时候,还是悲伤的时候,在沉浸读书的那一刻,你的精神都可以得到解放。

那些读过的书都会融入到你的气质里和谈吐上,让人如沐春风,受益匪浅。不信,你去看董宇辉从人文的高度讲中国地图,你去看罗翔从哲学的视角讲刑法。他们带给你的冲击,绝不仅仅是美好词汇的堆砌,那是长期阅读的知识积累,厚重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的光芒。

当你在读伟大的文学作品时,你会看到不同人类的命运、苦难或者幸福,你会更加理解复杂的人性。当你读某领域的专业书籍时,你会构建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知识体系。当你读史书时,你会更加明晰时代的更迭、政治的内核、人类的智慧。

然而当你已知圈越大,知道的越多,你会发现你需要补充的知识反而越多,你开始尝试全新的领域。在不断进阶的阅读过程中,你的思维高度或者思维模式切入到了另外一个层面。在某种意义上说,你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对于生命的看法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层次。

读书的作用不是让我们能够掌控更多,而是让我们可以不害怕未知。我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渺小,我们要与众生、与万物获得一种平等,来解决一生的不惑。在面对未知的时候,你会有能力去弥补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会最终得到一个自洽的状态。

最后用最近读过的一段话作为结尾:"我们的文明是书籍的文明:它的传统和它的本源,它的严格性和它的理智责任感,它的空前想象力和它的创造力,它对自由的理解和对自由的关注——这一切都以我们对书籍的热爱为基础,愿时尚、传媒和电脑永远不会破坏或者松弛个人对书籍的这种亲切的依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