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给我的34岁
就这样被时间推着,我被迫步入了人生的34岁。
记得刚毕业时,我意气风发,放出豪言:“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”。时间过去了七年,我逐渐意识到,不仅自己没展现出任何发迹的先兆,甚至留给自己大器晚成的例子都不多了。脱口秀有段话说:“我心里仅剩的三道防线是35岁的马云、43岁的任正非、跟60岁的姜子牙。” 有些遗憾,没能成为我想象中的人,不是吗?
不得不承认,我只是个平庸之辈,不论是先天资质还是后天努力,我都没有突出的表现。复盘我的成长经历,小时候靠着父权的强压教育,完成差强人意的学业。起初赶上互联网的起高楼,得到一份比上不足,比平均有余的薪资。而后是互联网的萧条,大厂裁员,我在楼塌了之前抽身,换了新的赛道。
所以,总体来说运气尚可。这运气也得益于我平日没有过于懈怠。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焦虑,隔三差五的失眠。后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,运动、读书、学习。在这里,也告诉大家,将抽象的焦虑拆解成具体的行动,人生会舒服很多。
自疫情以来,我的世界观一再被颠覆,又重建。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对于主流论调的质疑。应该说,我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,后果就是我发现能深入交流的朋友越来越少。毕竟大部分人的认知都是来自于某些力量的操控。我已然了解理想主义和现实世界的巨大反差,也明白保持情怀必然要付出世俗的代价。
关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,仍然没有一个合理的具象,也许一生都在探寻中。不过,还是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,将以下几点用于自勉:
- 1 保持纯良和正义的信仰,不要为私利伤害别人
- 2 坚持读书,将读书的范围扩大,不限类别
- 3 学习理财,即使作为一种知识的积累
- 4 不与世界观不同的人争论
- 5 与有思想的人做朋友,受益良多